中新网义乌4月18日电(董易鑫 陈洋波 冯丽敏)18日,记者从浙江义乌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获悉,从2009年推出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及经济案事件预警平台(下称:国贸预警平台)至今,义乌警方借助该平台成功预防、处置240起市场重特大合同诈骗案件,累计为民众挽回损失6.156亿元人民币。
几天前,义乌市场经营户李华(化名)在国贸预警平台填报了一条贸易信息:外商“拉维斯”向他下了一笔“大订单”。“因为是第一次合作,金额也不小,所以比较谨慎,希望能通过国贸预警平台了解下‘拉维斯’的相关情况。万一被骗了,我一年就白干了。”他说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义乌市公安局民警走访当地企业,及时了解目前外贸过程中发生的新变化、新情况。 郑祁冬 供图接到李华填报的贸易信息后,义乌市公安局辅警王江龙和同事们对“拉维斯”的签证、公司地址、居住地址、租赁合同等逐一核实,发现这些信息均为伪造,其公司的仓库地址也频繁变更并多次转移货物,极有可能是家“骗子公司”。得知这一消息,李华立即取消了和“拉维斯”的合作,“拉维斯”也登上了平台的失信人员名单。
据悉,上述失信人员名单源于国贸预警平台联合当地出入境管理部门、商城集团以及行业协会等力量,配套建立的联动工作机制,可实现失信行为采集、曝光、惩戒、修复,旨在推动“信用义乌”建设,进一步优化市场营商环境。
“我们在义乌市场各行业协会、商会确定了一名经侦联络员,负责日常向市场经营户采集市场外贸领域失信行为信息。信息审核确认无误后,预警平台会通报曝光的失信情况及人员,同步由联络员将信息传达至行业内的各经营户。”义乌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副大队长陈琳说,在义乌,失信人员将“寸步难行”,签证延期等事项办理均受阻;还清欠款后,失信人员可以向国贸预警平台提交情况说明,修复信用。
如今,从下单、出货、付款到货物出口,国贸预警平台都能为交易双方提供全流程的“保驾护航”。
陈琳介绍,“买单配票”的骗税行为曾经一度让义乌警方非常头疼,不仅恶化了营商环境,还威胁着义乌市场的经济安全。据悉,“买单配票”就是不法分子将原本免征不退的“市场采购”商品伪造程“一般贸易”商品,从而骗取出口退税的违法犯罪行为。
“通过国贸预警平台,我们将对外贸公司的报关、开票、结汇三个关键环节进行实时监控,与多部门协作研发了‘买单配票’骗税犯罪预警研判模型,利用数据技术与大数据分析出外贸经营中的明显反常特征。”陈琳说。
此前,在国贸预警平台的研判下,义乌市公安局对一家涉嫌骗税案的外贸公司进行立案侦查,成功摧毁了涉及浙江、福建、江西等10多个省份的犯罪网络,帮助民众挽回损失,维护优质营商环境。
金融安全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。据了解,义乌目前正持续优化涉外营商环境,今年实施的《义乌市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涉外服务十项举措》提及,当地推出了为符合条件的外国人签发两年至五年的居留许可;实施投资类外国人注册企业、工作、居留“一件事”办理;加大涉外信息发布共享,丰富双向交流沟通渠道等举措,不断促进外商投资兴业。
义乌被称为“世界小商品之都”,链接着经营超210万种商品的中外商户和2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。数据显示,中国经济复苏态势下,大量义乌常驻外商返华,当地外籍人口持续上升已逾万人。截至今年3月中旬,当地外资公司数量达到4996家。(完)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