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看了部电影《宇宙探索编辑部》。
这片巨荒诞,题材是中式科幻,属于咱老中人自己的科幻片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以往咱看科幻片,基本是制作顶级、特效拉满,科技感爆棚的宏大叙事,外加点人类情感。
但这片儿有点特别,属于是没点病都看不明白。
《宇宙探索编辑部》虽然讲的也是关于外星人的事儿(不剧透了)。影片中还出现了外星人尸体在冰柜的桥段。
但它的灵感来自于导演孔大山看到的一则山东老家的社会新闻。
山东滨州一村民李某,称自己在黄河边铺电网捉野兔的时候,身后闪现了类似 UFO 的不明飞行物。
并亲眼看到五个外星人走出 UFO,李某的自行车也不知怎么移动到了外星人身旁。为了要回自行车,李某和外星人发生冲突。当然,咱谁也没想到外星人远道而来,就为偷个自行车。
更意想不到的是,其中一名外星人不小心被李某放置的高压电网电死。
其余四个外星人为了报仇,把李某家周围的大森林摧毁了个干净后,转身逃走。
李某胆子也大,拿棉被把死掉的外星人尸体裹了起来,回家放到了冰柜中。
整件事情扑朔迷离,李某也说得有鼻子有眼。
听完咱也不免得寻思,这高智慧生命体外星人来地球被电死,传出去不得被老家外星人笑话死。
当时央视和人民网都跟踪报道了此事。后来在民警的询问下,李某交代这故事全是编的。
冰柜里的尸体是他比照电影中的外星人形象制成。算是他的小发明。
当时的记者也采访了李某的妻子,她表示 " 现在心情很乱,什么也不想说 "。
这个荒谬的民间新闻,也让我想起了童年阴影节目《走近科学》。
里面的玄乎事都不少,几则关于外星人的报道也差点吓得我尿炕。其中堪称中国 UFO 三大悬案之一的《河北农民黄延秋飞行事件》,在 2005 年那个暑假让我记忆犹新。
这个离奇的飞行事件发生在 1977 年,河北农民黄延秋在睡梦中,9 天之内被 2 个能飞行的人背着,飞跃了 19 个省市。
醒来时人已经在几千公里之外的南京、上海、兰州,甚至还在北京某剧院看了场戏。
彼时的交通还不发达,甚至买火车票都要去开介绍信,黄延秋在短时间内全国可飞的经历,让人们陷入了恐慌。
最后,在那期《走近科学》的结尾,有专家猜测黄延秋患上了 " 梦游症 ",以黄延秋说谎、炒作草草了事。
之后的日子黄延秋的媳妇儿跑了,村里人也把他看成异类,后续有人去采访他时,他还是坚定地说:我没说谎,说了也没人信,我不会再说了。除了被人背着飞行的传说,依旧是 2005 年的《走近科学》,报道了和外星人发生关系的桃色新闻。
1994 年黑龙江五常一农民孟照国,称自己和老婆孩子在睡觉时,来了个身高 3 米、有 6 根手指、腿上有毛的女外星人。
并和女外星人进行了长达 "40 分钟 " 的负距离接触。
事后,孟照国大腿内侧出现了长达 5cm 的疤痕。一个月后,孟照国又进入了外星飞碟,碰见了一男外星人。
老孟鼓起勇气问他,自己能不能再见一下那个女外星人时。男外星人婉拒了,并称 60 年后,将有一个地球宝宝诞生在外星,希望老孟有空去看看他。
这件牵连着地球人和外星生物交合的事件,让世界震撼。
专家对孟照国进行了测谎,发现他并没有说谎。
同时,还有孟照国留下的两块陨石信物,以及《外星人致人类的一封信》来作为凭证。
就这样,孟照国事件成了未解之谜,但直到现在,放在男人堆儿里,网友们也觉得孟照国很强。2021 年,B 站 up 主塔哥前往哈尔滨对孟照国进行了专访,专访中老孟表示:我并不强,我只是个普通人。
当然,在这些扑朔迷离无法解释的 UFO 悬案之外,当年也出现了少不了乌龙事件。
比如在河北农村,杨大妈在地里干活,突然天空一声巨响,一团白色光球闪亮登场。
之后村民们都来围观,在土坑里发现大块儿来历不明的冰团。
几位胆大的村民拿起冰块尝了尝,并说:挺好吃,甜甜的。
村民请来了一位见多识广的老人,老人解释这是 " 五根水 ",是外星人的天降神冰,可以延年益寿包治百病。并拿了一块回家做饭,定量食用。
之后《走近科学》的专家们前往调查,证明这神冰其实是飞机上乘客的粪水排泄物。
《走近科学》里的民间奇闻令人诧异。但事情的走向往往要找一个科学依据,或是归因于人为闹剧。
就像一道困扰很久的奥数题,解了三十年,铺垫了无数恐怖悬疑的音乐,到最后发现题干抄错了。
其实看过《走近科学》的朋友都能发现:
《走近科学》自然称不上科学,更多的是民间 " 疯学 ",是县域乃至更广袤农村的玄乎事儿,是科学还没触及到的领域。
关于外星人的种种猜想,更是冒着 " 土气 " 和 " 傻气 "。
而这种来自民间的 " 疯学 " 正是 80、90 年代气功热、外星探索、人体异能的延续。
咱们现在来看它是搞笑的、失智的、甚至是傻缺的,但在当时,它是魔幻时代下最为流行的 " 好奇心 "。记得小时候总是和姥姥一起看《走近科学》。
恐怖的背景音响起,我就会眯起眼睛,紧紧抓住姥姥的手。
那是一双农村女人的手,大且温厚,带着磨人的茧。
一起看完,姥姥还会绘声绘色给我讲她听闻的传说,小到乡土,大到太空的浪漫预言。
《走近科学》在 2019 年停播了,这档曾经带着科普任务扫盲封建迷信的节目,似乎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。
光速般的网络时代,将我们每个人席卷到真正的 " 唯物 " 与 " 科学 " 中。
微博热搜引导着我们的注意力,大数据提供给你最关心的信息。
长长的焦距对准了考公上岸、明星花边、人工智能、chatgpt。
一切曾经需要我们靠经验主义咀嚼的内容,都被嚼好了送到嘴边。
我们高谈阔论,讲着赋能、抓手、底层逻辑。
我们严丝合缝,贴发票、对接流程、有对付甲方的专业术语。
我们很幸福,赶上了信息爆炸、科学严谨的时代,拥有着起飞般的效率。我们也很不幸,在陷入名为 " 标准秩序 " 的同时,那些关于宇宙的浪漫、未知的好奇,似乎也早已消失。
去年我很喜欢《一年一度喜剧大赛》第二季中的作品《进化论》。
细想来原因很简单,它很飞。飞出了猩猩进化和时间简史,飞出了人类困境和知识演变。
今年很多人喜欢《宇宙探索编辑部》也很简单。
在我们目之所及皆是方法、教程、上岸经验的功利信息面前;
它给了我们 " 无用 " 的浪漫。
很遗憾的是,那些富有想象力的文艺作品会转瞬即逝。讨论宇宙、诗歌、镜头语言的电影,受众本就是一小波文艺青年。
一个饱含好奇心的浪漫主义时代已经过去,且不会卷土重来。
朋友,我不能期盼些什么。
只是坐在四四方方的格子间,又想起了童年时姥姥讲传说的画面。
作者 / 牛小玲编辑 / 姜 姜
设计 / JANE
注:图片来自于网络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