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凡体温高出正常,一般来说,口腔温度在37.3℃以上,腋温在37℃以上;直肠内温度在37.6℃以上,一昼夜间波动在1℃以上时,称为发热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2、如仅自觉全身或局部发热,但测体温无明显变化的,亦属发热范畴。
3、前者有体温升高改变,叫做“体温升高性发热”;后者无体温变化,叫做“非体温升高性发热”,或称“自觉发热”,因为又常兼备体温微度升高,故临床又多混称为“低热”。
4、 发热是机体的一种全身性病理反应,由于致病因素不同,发热机制也各不一样。
5、根据中医理论,大致外感发热由邪正交争,或邪气入里化热,内伤发热由于阴阳气血不足引起的为多,亦有由于气滞、血瘀、宿食导致发热者,则多用实证。
6、总之,热邪多致发热,在机体内阴虚、阳盛亦发热。
7、所以临床需当辨外感与内伤两大证型。
8、 楼主所说的“无原无故”,实际上并非真正是“无原无故”,只是其“缘故”楼主自己不一定清楚吧。
9、外感性发热的原因有:许多外界致病因素都可引起发热,其中以温热之邪最为重要,包括风邪、暑邪、燥邪及火邪。
10、阴寒一类邪气引起的外感发热其势轻微。
11、因此,外感性发热一般不会让人觉得是“无原无故”发烧。
12、而内伤性发热则不一样。
13、 内伤性发热的原因主要有:①阴虚:久病伤阴,以温热性病、久泻病为常见。
14、或治疗不当,如过多汗、吐、下及温燥之病亦可使阴液亏耗,阳气偏盛而发热。
15、②阳虚:久病阴寒病证,或寒凉药治疗过伐,使阳气虚浮面发热。
16、阴虚或阳虚都以五脏损伤为主要病理基础,而肾为先天之本,内寄水火阴阳二气,故肾脏在阴阳虚损性发热中尤其显得重要。
17、③气虚:常以劳倦伤中脾胃为主要病理过程。
18、所以劳伤为本症主要诱因。
19、④血虚:侵性久病,逐渐损伤心、肝、脾等脏,或种种原因引起血量丢失过多。
20、⑤气滞:七情不畅,肝失调达,经脉郁滞。
21、多因郁怒而发,热势常随情绪好坏而波动。
22、⑥宿食:食积中焦,尤以小儿脾胃功能尚弱发病较多。
23、⑦瘀血:凡瘀血已成,无论因何种原因引起的,久不得消散,必逐渐瘀阻经脉,壅遏发热。
24、等等。
25、 这些原因对于一般人来说就比较难于察觉了吧?!而对于这样的“无原无故”发烧,看中医的效果应该比西医好,尤其是,中医可从人的整体进行全面诊断,然后统一进行治疗。
26、因此,建议找有经验的老中医进行诊断治疗。
27、采纳哦。
本文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有帮助。
X 关闭